广州2个离岸基地成功入选海外归国人员“新时代科技工作者之家”组织建设项目案例
近日,中国科协印发《海外归国人员“新时代科技工作者之家”组织建设项目典型案例汇编》,共选入32个案例,涵盖全国各省市科协和科创企业。由广州市科协组织报送的2个案例《广州开发区依托离岸基地,打造创新创业专属港湾》《广州南沙“三个坚持”助力海外人才项目落地开花》成功入选。
2021年11月,中国科协批准设立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广州开发区)和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南沙新区),这是中国科协首次同时批准在同一个城市设立两个离岸基地。本次广州入选的2个案例细致梳理了两个基地在创建海外归国人员“新时代科技工作组之家”进程中的经验体会和工作亮点,为全国科协系统组织建设和海智人才服务提供广州方案。
广州开发区离岸基地建立了协调领导小组和常态化工作联络机制,总部空间面积达到2700平方米,采用“1+3+N”的整体功能布局建设,即以知识城为基地的1个核心区,依托专业服务团队开展运营服务,以科学城、生物岛、黄埔港作为基地3个协同区,同时建设N个离岸基地合作单位,此外还积极铺设海外站点引智渠道,培育发展好欧美同学会黄埔分会等海归团体,建设全市首个“粤港澳大湾区海归之家”,为海外人才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
南沙新区离岸基地创新“1+1+N+N”运营模式,以“三个坚持”高质量推进建设运营工作,坚持“软”“硬”兼施,夯实工作基础;坚持“内”“外”联动,广铺海内外合作网络;坚持“供”“需”协同,实现精准对接;助力南沙成功引进了一批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驾驶等领域的海外创新项目团队。下一步,将继续在人才引进机制、创新创业模式上探索试验,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外人才创新创业生态,打造国家海外人才创新创业示范高地和国家级样板。
近年来,广州市科协认真贯彻落实中国科协、省科协海智工作意见要求,持续拓展海智基地体系建设,把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作为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服务人才强市、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抓手,聚焦联系服务海外科技人才,开展多元化、多层次的对外民间科技人文交流,促进科技创新合作,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为广州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强市作出积极贡献。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