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振兴科技基金会2017年度工作报告
(2018年4月26日)
2017年,广东省振兴科技基金会在省科协的大力支持和省社会组织管理局的指导下,严格依照有关法规和《广东省振兴科技基金会章程》、《广东省振兴科技基金会资助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认真开展理财增值、受理申请资助项目等工作,为促进我省科技社团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关于科协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要求,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2017年度基金会资助情况
2017年为进一步提高资助资金使用的实效性与绩效性,基金会继续实行年度资助计划制定与年初资助项目申报工作部署同步进行。按照基金会四届七次理事会议审议通过的预算计划,基金会在年初就启动了资助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组织对申报资助项目的收集整理、资格初审、专家评审后,提交基金会四届八次理事会议审定,在当年上半年完成资助项目申报受理和评审下达工作。
2017年共收到资助申请书61份,经审定资助项目39项,其中科普类项目17项(包括科技扶贫项目),资助经费87.60万元;学术交流类项目21项,资助经费45.50万元;科技表彰类项目1项,资助经费4万元。共计资助经费137.10万元。
二、充分发挥资助效能,提高项目效益性
2017年资助项目实施,继续坚持着力促进科技社团科技服务能力建设和服务品牌建设的资助导向,发挥了资助资金“花小钱办大事”的效能。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着力支持基层科普能力建设。基金会通过减少对“小、散、弱”型的科普活动项目的资助数量,集中财力加强对基层科普设施建设资助。根据(2016年)基金会四届六次理事会会议关于设立基层科协购置“科普大篷车”资助专项决定,基金会秘书处制订了《广东省振兴科技基金会关于购置“科普大篷车”专项申报指南》,2017年上半年正式启动“科普大篷车”资助专项。先后完成了对和平、乳源等山区县购置“科普大篷车”项目资助,以及对河源市科技馆、龙门县科协等单位的科普宣传设施资助,为基层科协、欠发达地区进一步提升科普服务能力提供有力支持。
二是着力支持学会学术能力建设。2017年学术类项目通过继续重点资助省级学会的学术交流活动,促进省级学会学术能力建设,形成一批学术成果,在学界业界产生了较大影响。
如:省学会研究会成功举办《广东省学会研究会年会暨学会开展“四个服务”路径研讨会》,提出了科技社团改革发展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要适应新时代、要有新作为”,要通过“党建促发展”,带动学会“四个服务”工作开展,为学会改革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如:资助省硅酸盐学会联合全国协会举办《首届全国湿伴砂浆技术交流会》,针对我国混凝土行业产能过剩的状况,围绕广东率先开发的“湿伴砂浆技术”及其推广应用进行研讨和交流,发挥了学术交流促进我国混凝土行业转型升级的先导作用。
面对广东柑桔产区柑桔黄龙病猖獗,资助省经济科技发展研究会举办《柑桔黄龙病防控交流会议》,提出了柑桔黄龙病防控要从生物小分子诱导、抗病异种、噬菌体应用等技术路径。
省纺织工程学会资助项目《功能性纺织品技术高峰论坛》在南海西樵纺织产业基地隆重举办。论坛融技术发布、产品展示、开发对接、学术交流于一体,吸纳了省内外500多名业界人士参会,促成石墨烯材料应用、节能环保新工艺技术服务、差异化面料与服装产品开发等数十项科研成果与纺织产业链对接,促进纺织业界新技术新成果合作开发。
省电子学会在基金会资助下,成功举办《促进电子制造SMT生产设备技术创新和民族品牌振兴系列学术活动》。先后举办SMT生产设备技术高端学术会议、在全国多个省市举办5场SMT技术创新巡回报告会、组织国内外行业考察和广东电子学会SMT学术应用技术年会等活动,为广东电子新技术交流推广,促进广东SMT生产设备品牌化以及国内外市场开拓发挥重要作用。
省公路学会在广州成功举办《全国桥梁学术会议》,全国600多名专家学者一起交流研讨了国内外桥梁工程建设发展态势,提出了以智能、高性能材料为基础,利用现代信息和人工智能融合,构建桥梁“建设与养护”全程信息过程的新一代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我国发展“第三代桥梁工程”构想。会议将对我国桥梁建设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17年基金会继续支持省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协会再次成功举办《(广州)国际干细胞与精准医疗产业化大会》,吸纳了中、英、美、日等国与港澳地区的数百专家学者参加活动。大会提出5月20日(本次大会举办日)为“国际干细胞日”倡议,促使参会有关各方达成每年定期共办国际合作交流大会的意向,并成功促成签订《干细胞学研医国际合作——八方协议》,大会为我国与世界干细胞与精准医疗产业化合作交流架起桥梁,为打造广州地区干细胞与精准医疗产业基地作出了贡献。
2017年度对省级学会学术交流项目资助情况显示,所实施学术项目包括了面向前沿学科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配合“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等方面的经济社会建设重大课题,进一步促进省级学会的学术交流活动“服务科技工者、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的学术服务能力建设,彰显了学术交流的重要作用。
三是着力促进科技团体社会服务品牌建设。2017年基金会通过继续对已有一定影响的项目资助,支持各级科协及其所属学会打造一批科技活动品牌。例如:
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在基金会支持下,承担推进全省科协科技精准扶贫项目,通过组织专家服务团下乡,联合涉农机构、团体建立农业技术联盟,与省邮储银行联合开展“银会合作”等一系列行动,初步构建起“科技服务与金融服务融合”的科技扶贫模式产生了较大影响,得到中国农技协的表彰。
基金会从2015年开始设立了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协主席奖”,表彰为大赛作出贡献的单位和团队,经几年努力该奖项成为全省青少年创新大赛中有一定影响的奖项,激励我省参赛团队和组赛单位积极投入青少年科技创新各项赛事。
省科普中心的“科技七巧板创意制作竞赛”活动项目在基金会支持下,以其弘扬中华传统益智文化及其参赛者低成本参与的特色,逐渐得到社会关注。该活动继2016年被列为省直关工委活动品牌在省直机关单位关心下一代工作中的推广后,2017年进一步通过泛珠三角区域科普合作机制,联合科普教育机构、科普产业部门开展泛珠区域七巧板创意制作联赛活动,推进了粤黔渝校园科普教育交流、共建校园科普教育体验阵地的活动开展,活动项目内涵进一步延伸形成具一定影响的科普活动品牌。
2017年基金会再次资助省光学会成功举办《第十一届亚洲国际激光应用技术论坛》。论坛包括了“广东省激光产业发展路线图发布会”、“国际前瞻激光技术大会”、“亚欧工业激光峰会”,以及超快激光微纳加工、激光智能焊接切割技术、激光金融产业链、激光追溯系统技术等12个报告会,6000多名业界人士出席。该论坛成为亚洲地区激光学重要交流平台,在学界业界掀起了新一轮进军智能智造和激光技术应用的热潮。
综观2017年度资助绩效显示,资助项目实施在取得较大的成果同时,更有效地引导社会力量和资源向资助项目集聚。基金会年度仅以30万元资金支持省级学会的15个学术活动项目,在实施过程吸纳了社会各方以不同形式支持投入资金达400万元。基金会资助进一步得到有关方面好评,如省甘蔗学会所表示,基金会资助对学会举办高水平活动产生了显著的引导和激励作用。
同时,基金会继续探索社会募捐的路子,又取得新的进展。经杨杏芬理事积极引荐,秘书处多方协调,争取到广州王老吉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捐赠5万元,定向用于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设立“广东振兴科技基金会·王老吉创新英才奖"。
三、加强管理,规范运营
2017年,在各有关方面的支持下,基金会秘书处积极履行职守,做好各项运财、理财和资助工作,基金会较好完成了年度的资助计划。秘书处工作绩效进一步提升。
1、严格控制风险,努力增强基金保值增值能力,为基金会运营提供保障。做好基金的保值增值是秘书处的首要任务。秘书处坚持稳健理财、民主理财的原则,在理事长领导下,秘书处积极运作,抓住国家金融形势有所回暖的机遇,勤联系,勤跑腿,坚持“货比三家,集体讨论”的操作方法,基本做到了基金无一时闲置、增值无一日间断,在确保基金安全的前提下,力争使基金获得最大限度增值积累。 2017年基金会的总收入达159.40万元,比年初预算收入增加39.40万元,为基金会的正常运营提供有力保障;
2、严格按照基金会章程和国家有关法规,规范财务管理。基金会财务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依法进行会计核算,严格执行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严格执行基金会的财务管理进一步完善经费开支手续,严格费用开支,管好用好每一笔资金。基金会的管理费用均比按规定比例的预算有较大幅度的节省,经审计未发现有违规现象;
3、严格按照基金会资助管理办法规范资助工作程序。基金会把项目资金的申请、评审、资助、管理、评估纳入了制度化的轨道。坚持各项资助支出均有各使用单位申请,按规定程序核查、评审,并报省科协党组审核后由基金会理事会议审议批准,与受助单位签订资助项目协议,再按协议划拨资金,并督促各相关受助单位按要求提交项目实施情况总结报告和财务报告。资助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
4、积极主动争取有关部门支持,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基金会不忘初心,始终坚持办会宗旨,紧紧围绕我省科协事业发展开展业务,积极主动接受省科协的指导、监督,争取机关相关业务部室的支持。2017年由于省科协机关机构调整,指导基金会和基金会秘书处工作的业务转由办公室负责。在省科协领导高度重视支持下,顺利完成了业务交接和相关人员调整工作。
2017年基金会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一些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如资助工作总结宣传不足;对资助项目的跟踪和监督未能及时开展;与资助方的沟通联系工作不够细致,对项目实施情况了解不够及时;尤其由于基金会积累滞后,项目资助资金仍不够及时到位影响项目顺利实施;秘书处人力不足问题未能得到解决。这些问题有待于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总结经验,理顺关系,逐步加以解决。
四、2018年工作设想
2018年基金会工作继续坚持基金会服务宗旨,严格按照基金会章程执行财务制度,坚持稳健理财原则,增强基金增值能力,进一步提升资助绩效水平,为促进广东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及广东省科协各项事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1、进一步完善基金会理事会议事制度。定期召开理事会会议决定重大事项;进一步强化民主办会、依法理财。
2、加强秘书处能力建设。聘请专职工作人员,改善办公条件,加强档案管理等基础工作,不断强化秘书处工作制度和执行能力。
3、加强基金增值运筹。积极跟进理财产品,力争年度总收入有所增长。同时探索通过省级学会联合企业开展科技公益资助工作,拓展资助运筹新渠道。
4、加强对资助项目的绩效评估。加强对资助项目的实施前、中、后的指导,完善资助与受助等环节的对接;加强基金会对资助项目绩效的总结评价工作,进一步发挥资助项目在推动科技团体开展“四个服务”能力中的效能。
5、增强基金会社会影响力。积极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继续围绕我省当前关于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贯彻一带一路战略、区域平衡发展和科技精准扶贫等重大课题的实施,积极开展对全省科协系统的学术交流、科技普及、科技宣传、科技决策咨询以及科技表彰类等项目的资助工作;加强服务宣传工作,扩大基金会社会影响,不断夯实基金会社会基础和实力基础。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