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学术>岭南科学论坛>详细内容

“IFWT2018焊接国际论坛——创新智造、焊接切割”在东莞举行

2018-05-10 来源:广东科技新闻工作者协会 【字体:
阅读:

5月9日,“IFWT2018焊接国际论坛——创新智造、焊接切割”在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东莞)举行。本届论坛是广东省科协2018年《岭南科学论坛》系列活动之一,以“创新智造、焊接切割”为主题,世界顶级焊接专家带来十八个精彩纷呈的报告。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监事长宋天虎教授,广东省科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唐毅,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左晓卫,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奕华教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分会理事长冯吉才教授出席论坛。来自国内外焊接界的专家、学者、科研人员、大专院校师生20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活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左晓卫,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奕华教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分会秘书长何实教授分别致辞。

广东省科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唐毅出席IFWT2018焊接国际论坛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左晓卫代表论坛主办单位致开幕词,并做了题为“新时代、新起点”的演讲。他指出:珠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社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东莞南邻深圳、西接广州,制造业实力雄厚,产业体系齐全,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之一,号称“世界工厂”,制造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0%以上,实力位居“广东四虎”之首!IFWT焊接国际论坛已经连续举办十六届,今年焊接国际论坛首次来到充满活力的珠三角,在制造业强市东莞市举行,将进一步促进国内外先进焊接与切割技术的交流,推动我国焊接与切割技术的数字化、网络化融合,为实现智能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哈尔滨焊接研究所所长何实致辞,他指出,东莞作为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支持的新一批创新型城市,是广东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外贸口岸。今年IFWT国际焊接论坛伴随着埃森焊接展一同来到广东创新型城市东莞,相信此次论坛将进一步推动数字化和网络化技术的实现应用,为发展创新智造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华中科技大学邵新宇教授做题为“汽车制造中的高质高效激光加工关键工艺及装备”的大会报告。邵教授提到大功率激光加工技术与装备在汽车制造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具有高精、高效、高柔性等优点,邵教授在报告中主要介绍了围绕车身曲面焊接、不等厚板切-焊一体化、非穿透精密切割等激光加工难题, 历时十余年“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装备研发、推广应用等方面取得的突破与成效,同时还介绍了研发的高端生产线在一汽、东风、上汽等企业的成功应用。

美国肯塔基大学张裕明教授作题为“基于‘机器学习’的熔池反射图像检测熔深方法”的报告。张教授提出一种利用“机器学习”技术检测接头熔深的创新方法,在此项研究应用中,原始数据、影像和熔深状态可以通过自动化钨极氩弧焊过程中的大量研究试验得到。数据扩充旨在增强训练网络的健壮性。

来自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的焦向东教授带来题为“石油化工行业智能化焊接机器人”的精彩报告。焦教授在报告中以石油化工行业典型构件如球罐、管道及其建筑钢结构为背景,介绍了不同种类焊接机器人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特点与需求,以本校二十多年的焊接机器人科研实践为例,包括陆上结构物的焊接和海底结构物的水下焊接问题,分享研究成果,探讨非标焊接机器人的发展趋势。

天津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平先生带来“激光诱导电弧复合焊接集成装备开发及其在轨道交通装备领域应用”的大会报告。王总工程师介绍了激光诱导电弧复合热源所具有的能量密度和能量梯度分布特征及焊接精确控形控性方法和理论,企业应用表明,采用该技术及装备可实现机车典型零部件全位置、自动化、低能耗高效焊接制造,与现有焊接方法相比,焊接效率可提升5-8倍,在轨道交通装备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计红军副教授做题目为“超声技术在先进焊接和连接中的应用和最新进展”的报告。计红军副教授的演讲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1)功率超声性质和特点;(2)围绕超声加工技术介绍其在电子制造、航空航天、汽车、电池等领域应用的最新进展;(3)针对难钎焊材料,包括陶瓷(陶瓷与陶瓷,陶瓷与高熔点金属合金)、铝合金(Al-Al、Al-Cu)、非晶合金、大功率器件电子互连等的钎焊工艺、高性能接头的制备新原理,重点探讨超声复合钎焊的最新研究成果。

在本届论坛的广东专场上,第一个报告来自广州瑞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新人才项目负责人、上海交通大学陈小奇教授。陈教授围绕“智能焊接制造技术与工业4.0”做了精彩报告。陈教授指出随着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船舶、汽车等行业的高速发展,对材料成形的需将越来越大。此外,高温合金航空件的难成形、难加工的特性对智能化精密焊接及修复都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为焊接制造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华南理工大学曹彪教授阐述了“电阻点焊逆变电源及其智能控制技术”的主题。电阻点焊是制造业广泛采用的焊接方法之一,随着产品品质要求的提升,高性能电阻点焊设备的需求在快速增长,报告分享20多年的相关研究与应用经验、电阻点焊质量控制方法及智能控制思路。

广东工业大学高向东教授做题目为“激光-电弧复合焊视觉传感检测技术造”的报告。针对激光-电弧复合焊接过程稳定性问题,高教授团队采用焊接过程频率特性连续分析方法,测试熔滴过渡不同稳定性的频率特性并在时频域进行对比分析。在选择合适的特征参数下,可以将频率特性分析应用在焊接过程的实时检测。该方法从频域层面实现对焊接状态稳定性的准确量化分析。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监事长、IFWT国际论坛主席宋天虎研究员做IFWT2018论坛总结报告:“智能制造之路该如何走?”。宋天虎监事长指出了智能制造的三个示范、二个阶段、一个路线。其中,三个示范包括:一是数字化制造,二是数字化网络化制造,三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两个阶段包括:一是到2025年数字化网络化制造全面普及,二是到2035年制造业基本完成智能化转型。一个路线是并行推进、融合发展。同时,他指出了推进智能制造的“三要三不要”原则。

开创于2002年的焊接国际论坛(IFWT)已连续举办18届,每年一届的IFWT成为推动先进焊接理念、技术及装备与工业应用相融合的国际化交流平台。IFWT2019将集中报告“北京·埃森焊接与切割展览会”中前沿技术和创新产品。

分享到:
×

用户登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