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药学会发布《广东省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临床快速综合评价专家共识(2024年版)》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策的不断深入与完善,大量创新药、仿制药不断上市,为此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加强了对药品临床综合评价工作的重点部署,引导和推动相关主体规范开展药物临床综合评价。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ngiotonin Receptor Blocker,ARB)是目前常用的一线抗高血压治疗药物,能选择性阻断血管平滑肌和肾上腺的血管紧张素Ⅱ与其受体亚型AT1的结合,从而阻断血管收缩以及醛固酮的分泌,起到有效降压的作用,同时因其不作用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不会造成缓激肽的蓄积导致干咳。近年来,ARB类新药、仿制药不断增加,各类ARB作用机制虽然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在药学特性、经济性、不良反应等方面仍有差别,医疗机构亟需对其开展药品综合评价,为医疗机构药品遴选、优化用药目录提供参考。
鉴于目前医保政策、药品价格的改变,以及2023年《中国医疗机构药品评价与遴选快速指南(第二版)》的更新,省药学会组织药学及临床专家在《广东省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临床快速综合评价专家共识》基础上制定《广东省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临床快速综合评价专家共识》(2024年版),并于2024年3月5日发布该专家共识,为医疗机构药品遴选、优化用药结构,做好上下级目录衔接,促进ARB的科学、合理、安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