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联名发起倡议 呼吁社会各界加入“千师万苗工程”

2016年12月01日 来源:
阅读:

  2011年“六一”儿童节当天,由广东省广州市科协名誉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广州市科协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福霖,副主席、党组书记冯元联名签署的倡议书在《广州日报》要闻版刊登后,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该倡议书呼吁全社会一起重视广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倡议科技工作者、企业、青少年和家长等社会各界力量加入市科协启动的“千师万苗工程”。

  “广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千师万苗工程” 是广州市科协为响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城市号召,根据本系统优势资源打造的特色品牌项目。该项目通过组织、筛选千名科技专家(来自各学会、协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的教授和专家、中小学科技教育名师)组成广州青少年科技导师志愿团,指导广大青少年开展各种科技创新活动,其中有针对性地选拔一万名有科技创新欲望和潜能的青少年进行重点培养,依托广州市青少年科技中心,搭建一个科技专家携手青少年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互动平台,营造广州科技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 

钟南山院士就“千师万苗工程”接受广州日报记者专访

   “千师万苗工程”的前身是广州市科协于2008年发起的“百名专家进校园”活动,当时组织成立了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景中担任团长的“广州市青少年科技导师志愿团”,100多名广州地区科技工作者分别到全市各中小学校担任科技导师,给学生作科技讲座,带领学生参观考察科普基地,指导学生开展科学实验、参与科技研究,开展了许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深受学生欢迎。随着科技导师志愿团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越来越多不同领域、不同的专业背景的科技工作者加入到这个行列来,许多专家在参加志愿活动的过程中都表示,科技导师不仅仅要起到传播、普及科学知识的作用,也应该起到培养青少年创新人才的作用。与此同时,也有更多的学生希望能够获得深入与科技导师学习、交流机会。因此,在2011年,广州市科协正式推出以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为主要目的“千师万苗工程”。

  在听取广州市科协开展“千师万苗工程”的工作汇报后,广州市科协名誉主席钟南山院士充分肯定了这个工作的重要意义,他认为“千师万苗”是把科技专家和“苗子”在创新平台上直接联系起来,可以避免通过太多中间环节的有效组织模式。他强调:“千师万苗工程就是要鼓励孩子异想天开,鼓励孩子多思考。千师万苗工程在让孩子们了解和学习自然科学的同时,更让他们了解到自然科学家最可贵的人文精神,培养青少年的‘思维基本功’。

周福霖院士和冯元书记就“千师万苗工程”热烈讨论

  广州市科协主席周福霖院士也认为“千师万苗工程”是广州市科协工作的一个创新,“我会全力支持,并发动我的团队积极参与。”周院士要求要将该项目作为广州市科协重点工作全力主抓,三年见成效,在广州市,在全国做出品牌。他也建议该项活动要大胆走出国门,走向国际,要主动与国际科技机构和各国领事馆合作,让更多的青少年学习中西方的先进科学知识,不断提高创新能力。两位院士欣然答应在六一儿童节期间发起联名倡议,“不单止科技工作者、学校、师生参与这个活动,政府、企业等其他社会力量也应该参与到这项有意义的活动中来。”

  “千师万苗工程”得到了来自广州各中小学校的学生、老师和家长的支持和肯定。“以前只知道送孩子去上各种补习班,现在我们知道还可以送孩子到高校、科研机构的实验室、种养基地、科普基地等场所学习各种科技知识。作为父母,我很愿意参与到这项活动中,与喜欢科学的孩子、家庭结对子一起为孩子创造出属于他们自己的科技小天地!”无意中在报纸上看到倡议书的张女士,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立刻拨通了“千师万苗工程”办公室电话给孩子报名。

千师万苗工程——覃一平教授在广州市98中学讲座

  “真是太好了!参与这个‘千师万苗工程’,有机会当面请教平时难得一见的各个领域的科技名家和科技老师,和他们一起做实验,这是我梦寐以求的,这个难得的机会,比任何奖励都吸引我。”就读于广州某重点高中高一学生小谢多次在省、市创新大赛中获奖,谈到“千师万苗工程”时,他掩饰不了内心的兴奋和期待,迫不及待表达出想和科技导师一起做实验的愿望。鸿图苑小学的郭裕坚校长也认为“千师万苗工程”给青少年提供了一个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科兴趣和创新意识的新途径,为青少年搭建了一个展现科技创新能力的大舞台,学校将大力支持和协助“千师万苗工程”的开展,积极发动学生报名。

  目前,已有36所广州市中小学校的878名学生报名参加“千师万苗工程”活动。广州市青少年科技中心根据报名青少年的兴趣爱好,组织导师与青少年结成了210对科技对子。下一步,“千师万苗工程”办公室将组织导师和青少年开展“四个一”联系对接活动(导师向青少年推荐一系列好书;导师带领青少年参观一次实验室;导师和青少年共同设计一组实验方案并开展实验;青少年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一篇科技小论文或一次科技创新作品制作)。

千师万苗工程——庄雪影教授正在给学生主讲《入侵植物知多少》讲座

  通过上述活动,引导青少年在科学探究和实践中进一步提高科学素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与此同时,主办方还将建立青少年科技教育专家库,为青少年的科技教育提供丰富的专家资源和师资力量。中山大学周翠英教授是“千师万苗工程”学术委员会负责人,她表示将根据科技工作者的专业特色和科研特点,结合青少年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制定科学、有特色、符合个人发展的辅导方案,引导青少年在科学探究和实践中进一步提高科学素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分享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