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协十大>五年成就>详细内容

开放协同,推动对外科技合作交流再上新台阶

2024年01月25日 来源:广东科技报社 浏览次数:

开放带来进步,合作共赢未来。五年来,广东省科协紧扣时代发展脉搏,积极拓展民间科技合作交流渠道,充分发挥科协在科技合作交流中的独特作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进一步形成对外合作交流新优势,粤港澳台科技交流和海外引才引智形成规模效应。通过“一体两翼”协同发力,省科协上承国际、下接区域,不断扩大“朋友圈”,锻造科技人文合作交流矩阵,构建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科技人文合作交流的生动局面,助力我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科技创新强省、人才强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

202401251430352425.jpg

2023年5月,第二届大湾区工程师论坛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

内联外通  构建交流合作新格局

五年来,省科协充分发挥科协组织网络和广东毗邻港澳的优势,拓展联络渠道,广泛开展对外民间科技人文合作交流。精心组织港澳科技界广东省科协港澳特邀委员座谈会、粤港澳大湾区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协同承办大湾区工程师论坛、泛珠三角区域科协和科技团体合作联席会议、绿色创科日、港澳科技专家志愿服务系列活动等品牌活动。支持带动省科协“一体两翼”开展科技人文交流活动。累计促成24家地市科协和省级学会分别与国外、境外科技机构签订合作协议或备忘录,常态化、机制化开展合作交流活动。

202401251431062346.jpg

2023年9月,第四届绿色创科日活动现场举行了《建筑机电系统绿色智慧技术及人工智能标准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

2023年,省科协印发《广东省科协主管科技类境外非政府组织代表机构管理办法(试行)》,推进科技类境外非政府组织在粤设立代表机构。主动对接中国科协,加强与国际科技组织联系,助力广东设立国际科技组织,目前已有2家国际科技组织落户广东。

在省科协的指导下,深圳市科协充分利用境外资源和人才优势,与欧盟创新研究中心等国际知名科技机构建立合作,与日本会津大学签订MOU,互设联络点,与奥地利驻广州总领馆及克恩滕州建立联系;广州市科协推进广州建设“国际学术会议之都”,三年来共举办41场高端学术会议,吸引近700名国(境)外科技工作者参加。

下一步,省科协将吸纳更多的科技社团、境外非政府组织驻粤代表机构、海智基地站点和其它基层组织;协同职能部门,助力培育和建立更多的国际科技组织,聚集大量国际高端科技创新资源和决策性战略性资源,成就引聚外智的战略载体。

提质增效  推动“海智计划”稳步实施

2023年12月,省科协公布了2023年度“海智计划工作站”新建站单位名单,15家单位榜上有名。这些单位有明确的技术创新需求和技术合作项目,有自己的研发团队,日常开展国际人才交流合作、国际科技合作服务、引入和促进国际先进技术成果转化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省科协持续推进广东海智计划实施。立足新发展阶段,科学谋划海智工作;贯彻新发展理念,扩大对外合作;构建新发展格局,完善工作机制;服务高质量发展,打造海智品牌。充分发挥科协组织对外科技合作交流的优势和作用,推动“海智计划”工作纳入我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整体布局,助力“海智计划”工作为我省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和智力支撑。通过举办海智沙龙系列活动,加强交流、分享经验、共享资源、推广成果,促进自主创新;提升海智工作站和科技创新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与行业竞争力,为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战略支撑平台;推动海外人才引进,服务归国科技人才创新创业,以“智”提质,以科技创新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省科协系统不断拓展“海智计划”工作网络体系,已逐步建立健全“海智计划”工作机制、网络体系和服务平台。共聘请“广东省科协海智计划特聘专家”33人,建立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工作基地8个,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5个,国际研发社区2个,中国科协海智合作机构10个,省级海外海智工作站10个、省级海智工作站109个。据统计,近4年来,开展引智对接活动848次,引进项目821项,引进人才976人。广东“海智计划”工作凝聚海内外广大科技工作者共识,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发展,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为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服务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广州市科协不断拓展广州海智平台布局,支持广州地区的园区企业、科技组织、高校或科研机构,申报海智基地或海智工作站,5年内数量增至40个以上。深圳市科协发挥高新技术企业优势,凝聚海归人才力量,截至目前,共发展建立海智工作站48家,联系和服务海外高层次人才528名,海外团队1030个。

接下来,省科协将通过完善海智工作机制,建优建强海智工作站点,加强海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海智资源平台效能,提高“海智计划”服务保障水平,推动条件成熟的站点创建服务来华科技工作者之家等各类海智基地。推动广东海智工作实现新的跃升,为广东高质量发展、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路径集智聚才。

精准发力  深化“离岸基地”创新建设

开展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推荐工作,是省科协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广东省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服务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及新时代人才强省建设的重要举措。一直以来,省科协坚持“缺什么,引什么”,推动“海智计划”提质扩点的同时,重点打造广东的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

深圳前海作为中国科协首批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之一,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吸聚海外人才为国服务的新方式、新办法,积累了大量的渠道资源和人脉资源,率先探索出双向交流、离岸服务的人才工作模式。

2020年,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落户珠海横琴新区,成为中国科协在广东省批准设立的第二家国家级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横琴新区着眼离岸基地建设引进培育一批市场机构,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具体模式,不断完善海外人才落地、安居、扶持等配套政策;建立完善离岸创新创业机制、政策和服务体系,吸引更多海外科技人员参与开展科技项目合作。

2021年,广州开发区和南沙区同期获得离岸基地授牌,开创中国科协首次批准在同一个城市设立两个离岸基地的先例。这两个基地通过拓展离岸创新创业空间、优化国际人才发展环境、完善港澳协同联络机制、加强国际科技人文交流,积极推动创新资源自由流动、大力引进海外人才,着力将离岸基地打造成为具有引才引智、创业孵化、专业服务保障等功能的国际化综合性创新创业平台。

分享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