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基层科协>韶关>仁化县>详细内容

韶关市仁化县科协:夯实全域科普,助力高质量发展

2023-10-10 来源:韶关市科协 【字体:
阅读: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提出,“要求坚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推动科普全面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韶关市仁化县科协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科普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结合全县科普工作实际,持续巩固提升全国科普示范县创建工作成果,加强基层科协组织建设,大力提升基层科协组织力“3+1”工作,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方法,积极推广先进的实用技术,推动科普全面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

一是结合主题科普,广泛开展科普活动。结合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主题,积极开展科普“五进”、“科普大篷车”进校园、“韶关科普大讲堂--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韶关行”、科普(研学)自由行、“科普惠农”等科普活动,扎实推进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2023年以来,仁化县科协共组织开展各类科普活动28场次,参与人数6900余人次,受众12600余人,向群众派发科普宣传品及各类科普宣传资料约11000份,科普活动深受群众的喜爱。

二是当好桥梁纽带,服务科技工作者。大力宣传优秀科技工作者事迹。仁化县科协联合县委宣传部和县科技局开展仁化县“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选树10名仁化县“最美科技工作者”进行表彰和广泛宣传报道,营造学习最美、争当最美的浓厚氛围。由仁化县科协推荐的吴才贵同志还荣获2023年韶关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三是深化基层科协组织改革,加强科普阵地建设。一是继续深化基层科协组织改革,通过打造周田镇科协和董塘镇科协为乡镇科协示范点,积极探索乡镇科协发挥职能新路径。吸纳“三长”(学校校长、医院院长、农技站站长)到镇科协兼挂职副主席,充分发挥“三长”科普“领头雁”作用,助力科普工作高质量发展。二是积极打造科普教育基地。2023年新增县级科普教育基地5个,市县级科普教育基地3个。目前全县建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1个(丹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省级科普教育基地5个、市级科普教育基地13个、县级科普教育基地25个,科普中国e站3个。三是加强校园科普阵地建设。全县建有仁化中学校园科技馆、董塘中学科学馆以及田家炳小学科普展厅,为全县青少年学生提供多元化场景特色化的科普知识学习活动场所。

四是依托“农村夜校”,开展各类培训助力乡村振兴。2023年6月完成了长江镇木溪村“农村夜校”试点村建设,目前全县建有26个“农村夜校”试点村。2023年共组织各类培训700多期/次,培训人数达1.4万余人次。积极邀请农业技术专家到“农村夜校”试点村举办了水稻、地膜花生、柑橘、茶叶、香芋、环保酵素等种植、制作技术培训班,帮助农村群众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知识增收致富。

五是多形式开展科普信息宣传,增加科普资源有效供给。在《仁化新闻》电视栏目和“仁爱仁化”APP开辟“科普专栏”,积极推送“科普中国”“广东科普”资源信息,强化“科普中国”落地应用,为市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科普学习内容。通过运用“南方+”、移动短信平台发送等渠道,对仁化县域群众精准投放系列高质量发展科普宣传活动信息。

分享到:
×

用户登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