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惠东县科协以科普惠农工作大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近年来,惠州市惠东县科协围绕巩固和扩大全国科普示范县成果,深入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紧密结合全县农业发展的实际,扎实做好科普惠农工作,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目前,科普惠农工作已成为惠东县拉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注重引导培育,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惠东县科协注重引导,大力激励和培养农村基层科普组织,支持其提高服务水平,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一是加强对农技协规范运作的指导,对示范作用大、发展前景好、产业带动能力强的农技协进行重点扶持。全县现有农村专业技术协会19个,3年来共有辣椒专业技术协会等3个协会获评为“全国科普惠农先进单位”。二是根据农业产业分布和“一镇一品”战略,培育建立了农村科普示范基地16个,其中奕达马铃薯科普示范基地、四季鲜(荔枝、龙眼)绿色食品示范基地为省级科普示范基地。三是鼓励和培养面向广大农民开展科普工作的专兼职科普工作者,涌现出张培康等一批科普带头人。
搭建服务平台,提升惠农工作水平
惠东县科协积极搭建服务平台,提升惠农工作水平。一是整合资源搭建服务平台。在农技协、科普示范基地等单位建立了2个省级惠农服务站和5个县级惠农服务站,并通过整合农村科普服务队、科普站栏员建设、科技特派员、院士专家工作站和省级蔬菜专业镇生产力促进中心等资源和项目,大力普及推广农村实用技术。二是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在“惠东直通车”三农网站上开辟了12个专栏展示特色农产品、刊载农技及市场信息等;支持奕达农业气象站实时监控气候信息,通过手机信息平台为当地农民提供气象预报,为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为所有科普惠农服务站配备了具有远程诊疗功能的动植物医院,解决基层农业技术人才短缺等难题。三是强化示范推广。采取“服务站+协会(基地)+龙头企业+动植物医院+农户”的科技普及推广模式,形成了五位一体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同时,大力推进基地示范推广,依托九华等农业龙头企业建立了5000亩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药综合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周边农户提高种植水平,两年来累计推广了38个新品种、17种新肥料新农药和25项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四是加强技术培训。深入开展大型农村科普宣传活动,组织科技人员为农民农业生产进行把脉。两年来共举办技术培训80多场次、田间指导200多场次、科普展览48次,受益人数达18000多人次,发放科教光盘6000多张,编印发放《新型农民培训教材》、《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等资料2万多份。
打造品牌名牌,提升产业效益
通过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惠东县科协逐步完善并延伸农村科普服务链,带动惠东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形成了蔬菜、甜玉米、三鸟、马铃薯、水果、生猪六大特色产业,四季鲜、鹏昌等服务站企业开展创名牌活动,进一步提升农业品牌和产业效益。其中,“粤农-YUENONG”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九华”、“东进农牧牌冰鲜猪肉”等被认定为“省名牌产品”,“东进农牧”、“鹏昌”等被评为“省著名商标”;平海奕达惠农服务站创建国家级马铃薯标准化示范区,获得了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认证。科普惠农在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仅马铃薯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累计新增经济效益就达3亿多元。2013年,惠东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3672元,比2012年增长了12.5%。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