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助力农村“三农”新发展
2015年“三下乡”活动在肇庆市怀集县启动
2015年3月19日,广东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省卫生计生委、省科技厅、省农业厅、团省委、省妇联、省地震局、省气象局、省公安消防总队、省农科院、羊城晚报社和肇庆市人民政府联合,在肇庆市怀集县举办2015年广东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启动仪式主场活动,拉开了全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和“千会服务千村”行动的序幕。
2015年全省“三下乡”活动在肇庆市怀集县启动(张炜哲 摄)
启动仪式现场,主办单位向肇庆市获得全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和广东省“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农村科普带头人颁发奖补资金,并为暑期大学生“千乡万村科普惠农行动”科普志愿者队伍授旗。各主办、承办和协办单位还赠送了文化、科技、卫生书籍和农资、医疗药品、科普航模产品等物资,同时还带来了农业科技成果展示、大型科普专题展览、科普大篷车互动体验、青少年科技教育宣传、科普航模飞行表演、用药卫生和自然灾害自救应急预防等内容丰富、寓教于乐的科普宣教体验和医疗义诊活动。当天下午,省、市专家深入肇庆市和怀集县的机关单位、街道社区、学校、农村举办多项分会场活动,将文化活动、科普讲座、种养殖技术、科技创新体验、医疗卫生义诊等送到群众身边。启动仪式主场活动吸引了当地广大干部群众和学生约3000多人参加。
主办单位向科普惠农等获奖代表颁奖,向当地赠送文化、科技、卫生等物资(张炜哲 摄)
据悉,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是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的服务基层、服务“三农”的惠民工程。我省自1997年以来,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紧密围绕农村农业的中心工作,围绕农村群众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热点问题,采取大联合、大协作的方式,全省每年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三下乡”活动上千场,受益影响群众上千万人次,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得到广大群众的充分认可和欢迎,已成为我省联系群众、服务基层、提升农村文化科技卫生水平的重要品牌。
现场内容丰富、寓教于乐的科普宣教体验和医疗义诊活动受到公众欢迎(张炜哲 摄)
2015年,全省统一部署,各地、各部门上下联动,动员和组织广大文化科技卫生工作者、志愿者深入农村,开展“三下乡”活动重大项目500多项。省科协动员全省科协系统、各级学会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深入农村开展“千会服务千村”等各类科技服务活动;省卫生计生委调配了精干的医疗队伍,筹集大批医疗物资,在全省开展巡回义诊;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组织专家为群众开展免费白内障检查和手术;东莞市科技馆与怀集县一中签订青少年航模科普跨地区战略合作协议,培训青少年科技航模队伍;省农科院组织农科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到田间地头帮助群众解决技术疑难;省地震局、省气象局、省公安消防总队等单位筹集了大批科技书籍,组织专家开展“地震科普平安行、气象科普你我他、消防科普知多少”科普惠民宣传教育和防灾减灾自救能力演练活动;省科普中心为怀集实验小学建立科普书吧,组织广大学生开展读书与漂流活动;肇庆市有关部门联合捐赠农资、药品和科普资料等。肇庆市委、市政府和怀集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各方面的统筹协调工作,各县(市、区)积极响应,在各地设立分会场,广泛组织群众参与等。通过开展送知识、送文化、送科技、送健康等“三下乡”活动,繁荣农村文化,普及科技卫生知识,倡导科学文明的健康生活方式,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实现我省“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有奖互动科普游戏,车模航模等科技表演备受关注(张炜哲 摄)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