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广东省“全国防灾减灾日”科普宣传周暨公益科普“两进”活动开幕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频发地区之一,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十二五”时期国家制定了综合防灾减灾发展战略,目的是进一步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营造全社会防灾减灾科学文化,全面提升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能力。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五个“防灾减灾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减灾委员会关于做好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和《广东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年)》的要求,按照国家和省减灾委的工作部署,省科协联合省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省地震局、省教育厅、省气象局、省公安消防总队、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政府等有关单位于5月10日至16日,在全省推动2013年广东省“全国防灾减灾日”科普宣传周暨公益科普“两进”(进社区、进校园)活动。
5月10日,2013年广东省“全国防灾减灾日”科普宣传周暨公益科普“两进”活动开幕(张炜哲 摄)
5月10日,以“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建设美丽幸福广东”为主题,主办单位在海珠区客村小学举行活动启动仪式。主办、承办、协办单位的有关领导和相关人员,新闻媒体记者,广州市海珠区居民、学校师生和学生家长,约4000多人参加了活动的启动仪式。通过主场活动的示范引领,全省上下联动,广泛开展全民防灾减灾科普活动,让防灾减灾深入人心,形成全社会全民防灾减灾自觉行动。
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吴焕泉代表主办单位讲话,海珠区委副书记苏小澎致辞,海珠区客村小学校长周素英致辞。省地震局副局长钟贻军主持启动仪式。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巡视员王玉学,省气象局副局长刘作挺,省公安消防总队副总队长黎文豪,省科协副巡视员汤少明,海珠区政协副主席刘金鹏等有关单位领导出席启动仪式。
防灾减灾应急技术与设备展示、消防应急展示与体验等展区受青少年关注(张炜哲 摄)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关系着每一个家庭的安康幸福,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启动仪式现场,客村小学向地震灾区雅安市宝兴县灵关镇中心小学捐献了科普书籍;学校师生举行了防灾减灾演练;省科普志愿者协会带来了有主题特色的防灾减灾节目演出;主办单位向社区(学校)代表赠送防灾减灾科普图书、资料及科普资源包等;社区居民、学生和科普志愿者代表宣读了《倡议书》,号召全社会参与营造防灾减灾科学普及的良好社会氛围。与会领导嘉宾共同启动了2013年广东省“全国防灾减灾日”科普宣传周暨防灾减灾“两进”公益科普宣传活动,同时启动了客村小学2013年科技节。
主办单位向社区(学校)代表赠送了防灾减灾科普图书、资料及科普资源包;
客村小学向地震灾区捐献了科普书籍(张炜哲 摄)
启动仪式活动结束后,主办单位举办了防灾减灾知识科普讲座、科普图书交换与漂流活动、防灾减灾应急技术与设备展示、消防应急展示与体验、科普图片展览和科普大篷车展品互动、防灾减灾知识和政策法规科普咨询指导、防灾减灾科普剧和儿歌分享、学生科技模型展等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
省地震局、省气象局、省公安消防总队对此次活动给予大力支持。省地震局为活动顺利开展提供了一定的经费支持,并派出一辆地震应急救援车和防震救灾系列科普展板;省气象局派出两辆气象灾害应急车辆,现场展示气象灾害监测设备和技术;省公安消防总队派出一支精干的消防队伍,带来消防逃生体验设备,模拟火灾现场通过亲身体验学习应急逃生知识。
省科普中心、省科普志愿者协会、省应急产业协会、广州友安消防公司、深圳市赋安安全系统有限公司等有关单位在现场开展防灾应急知识宣传、互动科普游戏、应急设备展示、专家咨询等活动,受到小学生、家长、老师们的欢迎。
客村小学2013年科技节同时启动,学生们展出环保科技作品;
主办单位带来的科普拼图等有奖游戏受青少年喜爱(张炜哲 摄)
同时,从5月10日起,主办单位还将组织科普专家、科普志愿者深入学校、社区,开展防灾减灾“两进”公益科普宣传系列活动。如,5月10日~6月30日,以“防灾减灾,应急避险”为主题,依托腾讯视频服务平台,发起优秀应急避险演练视频短片评选活动,获奖优秀短片将被推荐为2014年防灾减灾日科普宣传周宣传短片。5月10日—12月31日,围绕“公共安全、防灾减灾、应急避险”等主题,通过“科普微创作”微信公众平台,组织开展防灾减灾科普作品微创作大赛,将评选优秀作品在学校、社区科普宣传栏粘贴宣传。依托微公益,一起来(www.1qilai.cn)平台,组织中小学生开展安全应急等主题科普图书漂流活动。另外将依托已创建的219个省级科普示范社区、450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以珠三角地区为重点,组织开展百场“应急避险进社区”公益科普宣传活动,普及应急避险科普知识。
启动仪式后,主办单位在现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活动(张炜哲 摄)
据了解,2013年广东省“全国防灾减灾日”科普宣传周活动,以“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建设美丽幸福广东”为主题,旨在普及科学防灾减灾知识,传播科学生活应急自救方法,增强公民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公民科学应对自然灾害的自救能力,营造全社会参与防灾减灾科学普及氛围。
用户登录